top of page
2000x250.gif

新紀元 10月號/2022 第699期

00077
HK$34.00
有庫存
1
產品資訊

封面故事­­­­

經濟危機深化 中共越「作」越死

二十大前夕,大陸續爆銀行倒閉,壞帳激增、人民幣貶值、外匯儲備顯著下降以及資金外流,種種現象表明:危機已經發生。而中共應對的方式就是加強管控。二十大以後,中共的管控很可能會更加嚴苛,經濟狀況將雪上加霜。

8月下旬以來,中國至少有74個城市、超過3億人處於完全封控或部分封控之下,各地疫情管控再度升級,對經濟的衝擊可想而知;再加上旱災、電荒、水災、颶風和地震等,對經濟的影響絕不只是「小幅波動」,「穩住經濟大盤」恐怕只是口號。

封面故事內容

1_經濟危機深化 中共越「作」越死_楚寒石

2_中國房地產陷深度蕭條 波及其他產業_宋唐

3_芯片再成中美衝突熱點 在華美企放慢投資_李思齊

4_二十大前31省市疫情再起 李克強救經濟無望_徐亦揚

編輯的話

《台灣政策法》的立法前景

文:王赫

9月14日,在二度延審後,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通過《台灣政策法》。該法案事關美國對台實質定位與台美關係的重大變化,例如,將台灣等同於「主要非北約盟友」,在四年內向台灣提供45億美元的國防援助(第五年再加20億美元),建立制裁制度以懲罰北京對台灣的任何敵對行動等等。

這被視為1979年以來,最全面重整美國對台政策的法案。當前,中共對台威脅大幅提升,台海陰雲密布;美、台內部在如何應對上頗有分歧,《台灣政策法》的立法前景尚存變數。本文就此做三點分析。

第一,國會內部以及國會與拜登政府就《台灣政策法》達成一致,困難猶存。

《台灣政策法》應屬兩黨共識,其主要發起人分別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、民主黨議員梅南德茲(Bob Menendez)和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(Lindsey Graham)。兩人是中共的長期批評者,今年4月訪問台灣後,6月即提出該法案。

現在的問題是,議員在幫台灣方面比白宮走得更遠。拜登政府仍希望維持對台政策的「戰略模糊」,其中包括顧慮到中共的反應。白宮也一直在做國會的工作。

第二,本屆國會行將結束,《台灣政策法》不一定能及時立法,相關內容或納入2023年《國防授權法》。

當前國會(第117屆)任期為2021年1月3日至2023年1月3日;並且,國會11月8日還將舉行期中選舉,10月和11月有一半時間休會,開會時間有限。立法的時間壓力很大。

而美國國會立法程序較長。《台灣政策法》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通過,下一步是參議院審議;同時,也須聯邦眾議院支持通過;參眾議兩院通過的法案版本還須一致,才能送交總統簽署成為正式法律;而總統亦有否決權,被否決之法案須經國會兩院再分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,方能推翻總統之否決。若本屆國會來不及完成立法,則屆期不連續,須重走立法流程。

當然,本屆國會若考量時間已來不及,亦可考慮將《台灣政策法》相關內容納入《2023年國防授權法法案》,在年底前由總統簽署生效。

第三,拜登政府立場是《台灣政策法》立法及其發揮應有效能的決定因素。

雖然《台灣政策法》立法是在國會,但拜登政府的立場是個關鍵因素。而拜登政府對台海形勢、對中共的政策立場,卻看似有所矛盾、猶疑不決,顧慮這會惹怒中共,破壞防止美中滑向衝突或戰爭的「護欄」,於是對《台灣關係法》多有意見。

中共看穿了拜登政府的心理弱點,對拜登政府搞極限施壓,使《台灣政策法》的立法進程大受影響。

2021年初,中共趾高氣揚高喊「東升西降」;當時拜登剛剛就職,壓力很大。不想一年多過去了,形勢逆轉,美中綜合國力對比態勢明顯向美傾斜。拜登政府完全有條件調整 對華政策立場,更加積極進取,深入區分中國和中共,協助中國人民解體中共,為海協兩岸共享和平、發展與繁榮創造前提,從這個角度就可視《台灣政策法》為一個良好的機會。現在的問題是,拜登政府抓住了嗎?(摘自大紀元,文長有刪節)X

◎鋒筆天下

《台灣政策法》的立法前景_王赫

◎商管智慧

英國王室起伏跌宕啟迪人類賢德之治_謝田

◎名家觀點

工資調漲,誰受害?_吳惠林


◎東西雜談

文化與帝王_楚一丁


◎他山之石

美國將軍對中共超限戰的解讀_Lee Smith、Kelley Currie

中共太陽能霸凌行為令世界不安_Keith Krach、Kelley Currie

數字化將使未來汽車成監視工具_John Mac Ghlionn

◎焦點話題

特朗普改變了共和黨_楚一丁

特拉斯任英首相 中英關係或現巨變_周曉輝
英國擬關閉所有孔子學院 引進台灣師資_林岑心
西方看中國∣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_李清怡

◎專題報導

不動刀兵改變世界 大家男兒——戈爾巴喬夫_鄭愚山

中共喪盡民心 網民呼喚中國版戈爾巴喬夫_李新安

◎封面故事

經濟危機深化 中共越「作」越死_楚寒石

中國房地產陷深度蕭條 波及其他產業_宋唐

芯片再成中美衝突熱點 在華美企放慢投資_李思齊

二十大前31省市疫情再起 李克強救經濟無望_徐亦揚

◎特別企劃

疫情文革 二十大前習近平的政治布局_惠虎宇

中共二十大人事布局漸顯 入常人選受矚目_韋拓
8月飛雪 10月會出大事嗎?_許茹

◎特別報導

美中科技戰升級 人工智能成焦點_李松筠
價值觀競爭 中美AI實力對比_王淨文
AI審核與自主武器_方天亮

◎專題報導

一別二十年 懷念仙逝的父親_王華
法輪功在中國一直是合法的_林展翔

◎文化藝術

神韻風尚∣純粹神奇的力量 在絕望的時代神韻帶來光明_李黛娜

人文足跡∣托瓦爾森讓古典藝術再次偉大_Lorraine Ferrier


◎人物特寫

人物專訪∣八旬南加華人 後院種植樂此不疲_徐綉惠


◎科技與文明

新思維∣與綠葉植物交談 復育自身神性_林南


◎養生保健

現代醫案∣誰與午窗降睡魔_溫嬪容


儲存這個產品備用
bottom of page